两个耳朵痒是怎么回事?
如果只是在某一瞬间,或某几天内双耳奇痒难忍,一般考虑是外在因素造成的,比如: 1、外界不良刺激:有的人喜欢掏耳朵,或者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挖耳屎,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外耳道炎而出现痒感;一些理化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等可能改变外耳道的正常酸碱度,进而使细菌易于入侵繁殖而产生痒感。
2、某些全身性疾病: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又未得到及时治疗时,有可能产生胆石症而诱发奇痒;糖尿病病人因为血管微血管病变会导致皮肤干燥发痒,而且这种瘙痒非常顽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改善症状;还有一部分高血钾的病人也会因瘙痒来就诊。 但是有些人可能是长期反复的耳朵痒,就要警惕是否是耳朵自身的问题了,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外耳道耵聍(俗称耳屎)过多,由于耵聍在外耳道中形成了“沉积”,并且压迫耳道皮肤,加之外界刺激导致瘙痒不适。另外如果是中耳炎引起的耳道分泌物(耳屎)增多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长时间耳朵痒,建议尽快去医院请医生帮忙查找病因并处理,千万别随意自行处理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耳痒多是真菌或者螨虫感染导致的具体病因要到医院做真菌检查才知道,耳痒一般是外耳道皮肤病变的信号,临床上非常多见,任何人群都有可能发生此病的,最常见的要数外耳道真菌病了。
耳内进入真菌后,在温暖、潮湿环境的刺激下,真菌生长,侵及外耳道皮肤而引起炎性反应,外耳道奇痒无比,还可出现闷胀感和听力下降,并有白色、黄白色粉末状或油性痂皮样真菌孢子,偶有喷嚏、闷气等。
外耳道真菌病的最常见致病菌是藻状菌和曲霉菌,一般发生在夏季或者有糖尿病史的患者身上多见,有环境潮湿的患者也好发,患者会有耳内奇痒难忍,偶有闷气和耳鸣以及听力下降的症状发生,仔细检查患者耳内可发现到白色、淡黄色粉末状或油性痂皮样真菌孢子,治疗主要是注意保持耳内清洁干燥,局部使用抗真菌类滴耳剂,必要时做真菌涂片检查。
如果外耳湿气多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或者硼酸酒精滴耳剂治疗,患者尽量避免挖耳和进水以及保持耳内干燥,如果出现耳内疼痛加重、流脓、发烧的时候,要及早就医检查,以便早期排除中耳炎病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