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有狗虱怎么办?
狗狗身上出现蜱虫或是虱子,作为主人一定要及时帮助它处理,否则受到寄生虫干扰的狗狗会出现皮肤瘙痒、抓挠、啃咬、皮肤干燥、皮屑增多等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过敏,甚至是传染给人。 那么狗狗身上的蚤、虱、蛆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首先要知道,犬属寄生虫的幼虫(如蛔目的蠕虫)在发育中需要经过一个寄生阶段,那就是在刺吸式昆虫体内发育成幼虫后,这些幼虫从幼虫期进入蛹期并在昆虫体内发育成成虫,最后从该昆虫体内爬出并且落地。这时如果环境适宜,例如比较温暖、潮湿,有食物来源等,那么就可以继续繁殖后代了。也就是此时寄生虫完成了卵——幼虫——蛹——成虫的生命周期,并完成了繁殖。 而犬属于哺乳动物,与昆虫一样都属于异食性动物,有时也会吞入具有腐蚀性的物质从而损伤消化道,导致蛔目类寄生虫通过消化道的破损部位侵入腹腔,进而转移到消化道,然后在那里发育为成虫。 但是,由于人类不是蛔目的适格宿主,因此虫子不可能在人体内有大量的存活。即使有少量成虫入侵人体,也能被体内的吞噬细胞所清除;而若侵入部位的防御能力下降,则可能导致局部的感染,严重时甚至发生炎症反应。
1.注意家中卫生,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定期给狗狗洗澡,保证皮肤的清洁;
2.对宠物用品定期消毒,以免寄生虫再次滋生;
3.不要带宠物去草木茂盛的地方,防止它们随意舔食青草或茂密的灌木丛,减少寄生虫的生长几率;
4.外出散步时,最好不要让爱宠在草地上打滚或者四处乱跑,尤其不要在刚修剪过的草地和花园里玩耍,以防狗狗接触寄生虫;
5.按时驱虫。一般半年一次,可以在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内驱外驱的驱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