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瞒虫是怎么来的?
狗狗身上有螨虫,是寄生虫的一种 ,螨虫属寄生虫中的寄生虫,分为体外寄生和体内寄生两种。体外寄生的叫螨,体内寄生的叫蛔目异尖科。常见的犬蠕目的寄生虫有疥疮、耳痒螨(引起耳炎)、蠕形螨、皮肤蠕目(毛囊虫)等;常见蚤目异尖科的寄生虫有耳眼蚤、鼻蚤、卧蚤、猫蚤等。
这些寄生虫都能传染给人! 人感染犬的寄生虫有以下几种:
1.犬蛔目异尖科,如胃虫(十二指肠钩虫)、舌蝇(臭虫)。
2.线虫类,如蛔目蛔科,蛔目异尖科的小幼虫和卵。
3.吸虫类,如绦目异尖科,吸虫目的异尖科。
4.原虫类,如蛔目的弓形虫。 其中对人有危害的主要是蛔目的寄生虫,这类寄生虫喜欢各种消化道,以幼虫形态在肠道中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由于动物肠道中存在着厌氧菌,因此大部分寄生虫对厌氧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所以,即使吃了被胃肠道内寄生的大量寄生虫虫体,也不会导致急性炎症反应。但虫子会在肠道里繁殖,并逐渐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寄生虫病往往是防重于治,特别是体内寄生虫病,所以一定要定期预防。一般来说,对于2月龄以下的幼狗,不建议驱虫,主要是因为该月龄的幼犬,还不能使用驱虫药,同时该月龄的幼犬,也不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待到2月龄后,可以使用体内外一体的广谱驱虫药(如博来恩滴剂、爱沃克滴剂、芬派滴剂等等)进行体外寄生虫(主要包括蜱虫、蚊子、螨虫、跳蚤等寄生虫)和钩虫、蛔虫等幼犬易感染的常见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一般以季节性传染为主,春秋季节较为高发,在该高发季节,建议每月驱虫一次,其余季节则每季度驱虫一次,终身驱虫。
除了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外,日常还应注意搞好环境卫生,避免滋生蚊虫,为狗狗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同时在带狗狗出门时,尽量注意选择人少、干净的地点,在人群较多的地方,尽量佩戴牵引绳,避免与不明健康状况的狗狗接触,喂食时,切勿喂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以免被患病狗狗传染。如果有发现狗狗出现一些寄生虫病的疑似症状时,也建议及时带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