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牧有什么血统有哪些?
1942年,德国育犬协会在慕尼黑附近的奥本海姆建立了一所试验农场,专门研究不同气候条件对犬的影响和如何改善犬的品质等问题。 后来这间试验农场并入德国牧羊犬俱乐部,成为该俱乐部的科研部门。二战结束后,美国士兵在当地俘虏的一批德国牧羊犬带回美国,并加以培育,才有了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德牧。 所以从血统上来说,现在的德牧都是“混血儿”。但人们总喜欢把品质好的德牧称为“纯种”德牧,实际上这也是个伪命题——任何一只德牧的基因里都有着50%以上其他品种的遗传信息。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德牧都源自于两个不同的品种,西德牧羊犬(Werterhund)和东德牧羊犬(Osterreichischer Schifferkuehen)。 西德牧羊犬起源于德国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是德国本土最古老的牧羊犬;而东德牧羊犬来自易北河东部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波兰、捷克、德国东部。
这两个品种最开始是不互通的,到了十九世纪才逐渐交流融合。到现在,西德和东德牧羊犬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了——无论是体型外貌还是性格特点都没有显著差别。 但有一点区别在于东德狗的耳朵更容易垂下来,而西德的耳朵是立起来的。这是因为德国牧羊犬进入美国后首先被用于牧羊工作,而这时它们需要面对的是没有羊只的圈养环境,于是它们的“猎捕”本能便变成了对着空中吠叫,耳朵也就渐渐变长了。
德牧在德国分为很多品系,有德国国防军警犬系(FW 系)、德国内务部用犬(KRR系)、德国牧羊犬育种促进会(ZVSH系)、德国牧羊犬舍监督会(RRZSH 系)和德国牧羊犬联邦公会(BZH系)以及大量的德国私人繁育场系。
目前我们所认识的血统有F1代,F2代等,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这本是一些科学术语,准确的说,FW系、KRR系等品系都可以叫做德牧的血统,它们都是纯种的德国牧羊犬,区别不大,主要在育种上侧重点上略有差别,FW系犬和ZVSH 有一些品系犬在外观上可能更趋向于传统的德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老德牧,因为它们更加强调该犬种的育种特征,KRR 系等其它品系犬外型可能略有一些变异。
而纯种德国牧羊犬的不同品系犬之间杂交繁育的后代(FW&KRR)被称为F1代犬,F1代犬再互相之间杂交繁育的后代被称为F2代犬,依次类推,我们通常称为F3的犬是指由纯种德国牧羊犬与其他犬的杂交犬互相杂交繁育的犬。
其实这样的犬已经不能被称为纯种犬了,也就是说德国牧羊犬的纯种犬血统最高只能繁育到F2 代,所以目前国内很多养殖者所说的纯种F3代犬,F5代犬,F12代犬之类的犬其实都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纯种犬了,属于血统已经退化的德国牧羊犬。
而所谓的纯种老德牧是指德国牧羊犬的一种外貌特征比较趋向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德国牧羊犬原产地牧民所饲养的看护犬特征,其特征是毛披挂且长,性情比较内敛,一般饲养在比较潮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