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拉屎粘带血丝是怎么回事?
先说一下便血的原因。 血便的病因较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消化道疾病(如食管、胃或肠道病变)和肠道外疾病(寄生虫感染、血液病)。 其中,胃肠道疾病是造成狗狗便血的最常见原因。
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包括:胃肠炎、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而导致这些疾病发生的诱因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对于幼龄犬来说,其肠道的消化功能比较弱,如果主人喂食不当,如食物过量、食物变质或者突然换食引起过敏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狗狗出现腹泻出血的情况。
而对于成年犬来说,由于平时没有注意调节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比如长期食用过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者是长期吃单一的食物而缺乏运动,都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发生胃肠炎、消化道出血的现象。 除了胃肠道疾病,寄生虫感染也是引起犬便血的原因之一。
寄生虫分为寄生虫(线虫类、吸虫类、绦虫类等)和寄生虫(球虫、弓形虫等)。 如果主人没有定期给狗狗驱虫,那么当寄生虫数量过多时,就有可能钻到肛门里产卵繁殖并刺激肠道,引起腹泻、便血等情况。 另外,某些血液传染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狗狗便血,例如白血病、传染性肝炎以及犬瘟热等。
当发现狗狗出现血便的情况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肠道是否出现问题了,然后通过粪便的形状进行判断,同时观察狗狗是否有食欲不振、精神差、腹胀、呕吐等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带狗狗去医院就诊。 若是狗狗精神状态较好且仅出现软便、腹泻,可以给予止泻剂及适当消炎药治疗。但如果情况没有得到缓解,也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排查病因。
在用药上,应根据病因选择相应药物。如果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便血,则需要使用相应的驱虫药;如果是疾病导致的出血,则应给予止血剂,同时配合消炎药防止继发感染。 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狗狗饮食的清洁度,保证食物的新鲜,严禁喂给狗狗吃过期、腐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