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拉屎拉出红色的虫是什么?
红色虫子,如果是成虫形态,那大概率是蛔目异尖科寄生虫——蛔目寄生虫的幼虫在外寄生时无节肢等附属器官,因此不能爬行或游走,只能附着于宿主上皮细胞表面,依靠体壁的收缩而蠕动前进。当它们在消化道里移动时,可能钻到胆道或者消化管壁的皱褶里面并在这里定居下来。如果此时虫体被消化液分解,其中的胰酶可以水解肠粘膜上的脂蛋白,使肠粘膜屏障受损,从而诱发肠道炎症反应;虫体的代谢产物还有毒素,都可以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呕吐症状。 这种红虫的幼虫期是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又称海兽胃线虫(nematoda),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成员,和蛔目寄生虫一样也是典型的消化道寄生虫。因为其成虫多在海洋鱼类及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繁殖,故而得名。 根据异尖线虫的生活史中是否有中间宿主(即中间环节,如蚯蚓等),可分为异尖线虫和异尖幼虫两种类型;其中异尖幼虫又可以分为异尖幼虫I型和异尖幼虫II型。 我们常见的异尖线虫都是异尖幼虫形状,身体细长呈圆柱形,前段略宽大,后端逐渐变细,有的可以弯曲或卷曲。没有头尾之分。
身体前端有口,周围有6个针状的触角;后端有肛门。体表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粘液,这层粘液能起到保护寄生虫机体、润滑运动、附着于宿主上皮细胞表面等作用。
由于异尖线虫喜欢偏碱性环境,所以对胃酸耐受力很强。当它进入胃肠道后,先躲在幽门窦处,待食物残渣堆积,再慢慢游动至回盲部,这里食物残渣较多且呈碱性,适宜异尖线虫生长。 如果此时虫体被消化液分解,其中的胰腺能产生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被利用,以维持体内能量的供应,还可以产生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激活为胃蛋白酶,进而水解蛋白质,供给身体需要。 当异尖线虫到达小肠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不适感加剧,部分幼虫有可能死亡,残余幼虫则继续往前移动,寻找新的栖息场所。
最后,大部分异尖线虫可以在胃肠道里完成发育,成为成虫。 而你看到的红色虫子,就是这些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