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犬可以做猎犬吗?
个人认为,昆明犬的智商和服从性都很高。 作为警用辅助工作犬应该很适合,但是作为狩猎犬来说,感觉不是很适合。因为性格太温和了,容易受伤(自己受伤害和伤害猎物),嗅觉能力也没有德牧等品种那么强。
不过可以当家庭护卫犬啊!对陌生人有很强烈的警戒心理,而且很善于警告靠近的主人危险的物品或者陌生人,保护主人。 而且现在宠物界不是流行小体泰迪、吉娃娃之类的嘛,其实养昆明犬也是挺好的选择(虽然比不了贵宾和吉娃娃这么迷你可爱,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特色)。
我自己就是养的昆明犬,是朋友从部队带回来的,小时候特别可爱,很讨人喜欢。后来长大了,特别聪明,学东西很快。
举个例子吧 我吃饭的时候,碗放在桌上,它不知道哪来的兴趣,想看看我的碗有多“深”,头怎么伸进去呢?于是就用自己的脑袋去撞碗,试了好多次,终于知道自己头大,直接就进去了(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发现的,自己的头能探进自己的喉咙?!!)。然后发现里面有个饭团,立刻兴奋地蹦来蹦去,好像在说“主人,你看见了吗?是我聪明的缘故哦!” 我当时就震惊了……… 还有一次我在厨房做菜的时候,它在门口守着,突然它警觉地看到窗外有一个黑影(其实是邻居的树),立刻汪汪叫了两声,声音中充满了警惕。我走到窗边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狗在树叶后面探头探脑。我就笑道:“笨,那是邻居的狗狗。”昆明犬似乎明白了,于是停止了吠叫.....
昆明犬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犬呢?有人说是守卫犬,有人说是护卫犬,有人说是警犬……其实从犬的育种学的角度讲,上述称呼并不准确,应该是工作用犬!犬的用途不同,决定了其体型和外貌特征不同以及行为习性不同。昆明犬按国际通用的犬类分类方法属于牧羊犬类,按我国公安部警犬技术所的分类方法属于遗传稳定性优良的工作用犬。其具体用处:一是可以用做警用搜爆犬、毒枭(缉毒)犬、搜索救援犬等;二是可以用做军用防暴犬(警用特警犬)、猎犬和极个别用来导盲;三是可以用做同系列犬的种犬。从全世界犬类品种的利用而言,任何一种犬都应当充分考虑它的遗传背景,充分发挥该品种犬的优良遗传基因,而发挥该犬品种的优良遗传基因就必然要充分利用犬的遗传行为习性。如牧羊犬当然要牧羊,赛跑犬当然要赛跑,猎犬当然要打猎。人类应当充分保护好犬类的遗传行为习性,充分运用犬类的遗传行为习性,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好犬、使用好犬。
昆明犬具有极其丰富的猎取习性。其祖先品种勐系犬就是山林中的猎犬,对山猫、野兔、山鸡、黄鼠狼、蛇和豺狗等均有极强的猎取意识,从它追逐、捕捉和撕裂猎物时的动作就可以判断是典型猎犬的遗传行为。它是从勐腊、勐海一带的中、矮山林中捕获的当地土著牧羊犬与藏獒犬(大头狗)经过多年的杂交育成的小型獒犬,它继承和发扬了祖先牧羊犬强烈的猎取习性和野性、胆量、忠诚、威猛与凶悍的性能,继承和发扬了祖先大头狗的威武雄壮、凶猛善战、聪明灵敏、使用广泛的性能。
猎犬具有丰富的攻击习性和猎取习性,且攻击习性常常要服从或者服务于猎取习性。狗的祖先——狼的习性,决定了狗的大部分习性。狼有十分发达的攻击习性和猎取习性,狗继承了狼的这个习性,而且有了更多的发展。最成功的犬类品种是那些发挥或者保留了祖先狼的习性、保持遗传了祖先基因的犬类。猎取习性在犬类的品种中分为主、次两个方面:一是犬在追逐目标时出现狂追猛赶的奔跑动作,出现扑、咬、撕裂直至捕捉到目标的整个动作过程;二是犬在追逐目标中出现追、吠、咬、撕裂直至捕捉到目标的整个动作过程。第一种动作过程的犬类品种为典型的猎犬(比如:昆明犬),第二种动作过程的犬类品种为兼有猎犬习性的犬类品种(比如:杜伯曼犬)。典型的猎犬对人和其他动物的攻击往往是为了追逐到猎物,它对人的攻击常常要听从它的主人(头狼)的指示,对于陌生人、敌人和其它犬在主人指示以前或者出现其他外界威胁时,它常常采取警戒状态和吠叫状态。兼有(或者带有)猎犬习性犬类品种,对人和其他动物既有明显的攻击习性又具有明显的猎取习性。猎取习性犬对其他犬比较友好,而攻击习性犬和其他犬具有争斗性。猎犬对陌生人和其他动物虽然具有强烈的攻取性,但与烈性犬的本质不同,烈性犬是不分青红皂白对人和动物进行无原则的攻击,而猎犬则是根据外部威胁和主人的指示攻取目标。猎犬如果在幼年期和生长期内(尤其是12月龄以内和24月龄)缺乏必要的训练、管理与教育,就可能会造成“误识”现象,把一些非目标、非对手视为目标和对手,从而产生攻击习性和猎取习性的“误识”行为。猎犬在驯导师和主人的教育管理训练下是可以形成正确的识别过程和识别行为。
猎取习性犬类的训练程序分为几个阶段:一是初生到8周龄的犬,以母亲哺乳、幼犬吃奶、幼犬吃软食和幼犬活动为主。这个阶段的幼犬要注意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防止幼犬患病夭折。二是8周龄到16周龄的犬,以幼犬吃软食为主,幼犬运动量逐步增加,主人的喂养(或者饲养员的喂养)逐步训练幼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