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是怎么训练的?
要介绍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认可并允许导盲犬进入公共服务场所的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国家在盲人福利制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对于视障者使用导盲犬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文件,但具体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城市对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主要就是因为相关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导盲犬培训的这些事…… 想要培养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除了需要一名出色的导盲犬训练师之外,还需要一所设施齐全的训练学校。
一般从幼犬3个月大时,就会被带到训练基地开始基础训练,包括如厕、接飞盘、听力训练等等。 在完成全部的基础科目后,幼犬将被分配到不同的训练师处,接受更为细致和深入的专业技能训练,例如如何与主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如何找到隐藏起来的食物、如何在黑暗中奔跑以及躲避危险等。 每个科目的学习内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够掌握。所以可以这么说,在狗狗12个月大之前,它都是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每一只导盲犬从培训到能够毕业就业,平均花费人民币25万元左右(不含外国学员来华培训和引进国外导盲犬的费用)。 这么高昂的培训费用,不仅是因为培训所需的各种器材设备,更重要的是,每训练一只导盲犬,就需要有一只符合规格的盲人来配合它进行训练。因为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眼前的是否真的为“黑暗”,而只有真实黑暗环境下走过的路程,才能算作有效经验。
所以,如果将来您有幸遇到一位盲人朋友带着导盲犬陪同你购物或乘车,请不要惊奇,这是非常正常且应该被尊重的行为。 其实,无论是导盲犬还是辅助器具,最终都是为了帮助盲人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希望有朝一日,人们能像对待视力健全的人群一样善待视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