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佝偻病能恢复吗?
这个疾病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也叫软骨病、缺钙(现在不提倡用这个说法了)。主要因为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骨骼病变。 前驱症状:烦躁不安、易激怒、啼哭、夜惊、失眠;
发病期:痉挛发作、呼吸窘迫、喉痉挛、窒息、昏迷;
后遗症期:脑积水、视网膜萎缩、失明、听力减退或丧失、智力障碍、抽搐、关节变形、佝偻病。 这个疾病在19世纪就已经被发现了。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维生素 D 参与钙和磷的代谢,并发现缺乏维生素 D 的时候,骨骼容易发生病理性改变而导致骨软化症或者佝偻病。过去认为,所有的佝偻病都是由于维生素 D 缺乏所导致的。
后来,人们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 1 型的维生素 D 受体,而在人类体内发现了 2 型的维生素 D 受体。随后,人们又在细胞内发现了钙调素蛋白(CaM),而 CaM 对维生素 D 的活性十分重要。于是,人们把含有维生素 D 的物质称为维生素 D 类物质,而把具有调节钙代谢的维生素 D 的核苷酸类配体称为维生素 D 激素。所以,维生素 D 是营养素,而维生素 D 激素是生理活性物质。 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临床上,医生常给予患者每日肌注维生素 D35 万单位,每天一次,连续注射 7~14 天后改为口服,直至患者的病情缓解;同时给予患者适量补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好转,但疗程较长,约为一个月。
另外,还可以采用局部给药的方法来治疗本病,比如将水剂维生素 D3、甘油制剂维生素 D3等药物直接注射到患儿的腿部肌肉内,每次注射 1ml,每周两次,也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