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什么病会很痛?
犬心丝虫病(Heartworm)是由寄生性原虫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主要侵袭犬的循环系统,引起心脏病和贫血,严重时可造成死亡。在我国主要发生于南方地区的宠物犬,以4~12月龄幼犬多发。 该病病原属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其中部分种类有较长的寄生历史,早在石器时代就发现有此虫的化石。目前发现的虫种主要有蛔目的异尖科、异尖线虫、异尖绦虫和蛔科的蛔目异尖科等;另外在动物体内还可发现其他目类寄生虫如胃线虫、蛔目异尖科寄生虫等。
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是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常见寄生虫,少部分可在水中存活。当动物吞下含有幼虫的淡水后,幼虫钻入消化道,发育成具有咀嚼功能的成虫。
异尖绦虫属于寄生虫中的圆叶绦虫纲,喜食肉类且食量较大。当动物吞下带有绦虫幼虫的食物后,幼虫在外周消化液的杀伤作用下,脱壳发育为含有头节的节片。随着食物在被吞下的过程中逐渐蠕动,节片也不断向前移动,当其移行至消化道时,由于消化道液的作用,节片头部的毛状突起向外伸出,形成吸盘,从而吸附于消化道壁,继而钻进黏膜,吸收营养物质。异尖绦虫还具有钻透消化道壁的能力,一旦虫体钻入消化道后,即可沿着胆道或者肠道壁进行移动,甚至可钻入消化道壁的皱褶里。
异尖绦虫和异尖线虫均有雌雄之分,且均可独立生活,但异尖线虫不能繁殖。它们主要侵害动物消化道上皮细胞,也可侵入肝脏,但在体内并不能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尽管这两种寄生虫均可传播病菌而导致腹泻,但当动物体内存在足够的溶菌酶或其他具有杀菌作用的免疫因子时,即可阻止致病微生物的复制而导致疾病不出现或很快痊愈。
如果上述措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有害细菌开始大量生长,则会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下降、呕吐、腹泻,以及消化吸收障碍所致的营养不良等。如果胃肠道病变持续并且恶化,则虫体因营养供应不足而死亡,但其尸体又被消化液分解,继而释放出有害物质,进而损伤胃肠功能。异尖线虫还能分泌有毒物质,直接损害胃肠道黏膜,导致消化道机能紊乱。
对于异尖线虫而言,一旦侵入消化道,由于消化液的存在,其无法继续增殖,只能生存一段时间,因此症状发作较慢,但若是侵入部位有炎症反应,则可能会发生较严重的腹泻。而对于异尖绦虫而言,若进入消化道后可移动到胆道或肠道,并在那里不断发育成较大的成虫,此时粪便中常排出白色卵圆形虫体,且数量众多。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异尖线虫还是异尖绦虫,其所依赖的中间宿主均为寄生虫,所以严格来说,以上两种寄生虫均属于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要杀灭上述寄生虫,必须同时消灭其中的中间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