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龟需要什么环境?
草龟的适应性强,食性较杂,既吃鱼虾、蚯蚓等动物性饵料,也吃碎菜叶、菜叶、麦片等植物性饲料,因此,管理较简单,生长繁殖较快,适于人工饲养。但草龟人工养殖技术不同于青蛙养殖技术,在环境方面两者是不同的。
幼龟池
幼龟池主要用于当年摄食、生长,同时也为疾病防治和亲龟产卵提供活动场所。池子以水深50厘米左右,面积30平方米左右为宜(依幼龟的放养量可大些)。池中可种植水浮莲或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类,并设1米宽的晒背台(可用桩栏代替),以利于幼龟上岸晒背、活动、攫食和繁殖。
成龟池
用于成龟生长和暂养不能出池繁殖的幼龟。池深1米左右,面积50平方米以上,其他设备同幼龟池。
养殖密度每0.067公顷幼龟3000只左右,成龟500只左右。
食物投喂
动物性饲料,如小鱼、蚯蚓、螺蚌肉等,植物性饲料,如碎菜叶、麦片等。投喂量依据不同规格而定,一般占龟体重5%—8%。投喂频率:5—6月,每天1次;7—9月,每天2次(上午8—9时和下午6—7时),并保证饵料充足,让龟吃饱。投喂地点:可选设饵料台投于水中,也可直接投于水边或浅水边。
投喂水质管理,以保“活、爽”为原则,生长期间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并经常排除池底赃物,保持水质清洁。其他管理措施按池塘养鱼要求进行。疾病防治主要做好以下二点:
保持池水清洁,不喂腐败糜烂的动物、植物等食物,病原菌和病毒对龟的危害很大。
幼龟在5—10月应每月进行一次药浴防病,池水1200—1500克/立方米生石灰浸浴,时间20分钟,发现病龟可用100—150毫克/升呋喃类浸洗20—30分钟救治或内服10—200毫克/千克土霉素,连续7天可治好。